代: 世代,年代,時代。《字彙‧人部》:“代,世也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興: 流行;時行。唐韓愈《送竇從事序》:“雪霜時降,癘疫不興。”《紅樓夢》第二十七回:“然閨中更興這件風俗。”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三: 泛指多數或多次。如:舉一反三。清汪中《述學‧釋三九上》:“因而生人之措辭,凡一二之所不能盡者,則約之三,以見其多。”《詩‧魏風‧碩鼠》:“三歲貫汝,莫我肯顧。”《論語‧公冶長》:“季文子三思而行。”劉寶楠正義:“三思者,言思之多,能審慎也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兼: 同時涉及具有兩件或兩件以上的行為或事物。如:兼職;兼顧;兼收並蓄。《說文‧秝部》:“兼,并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并,相從也。”《易‧繫辭下》:“《易》之為書也,廣大悉備。有天道焉,有人道焉,有地道焉,兼三材而兩之,故六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輒: 即;就。《增韻‧葉韻》:“輒,忽然也。”《史記‧商君書》:“(商鞅)復曰:‘能徙者,予五十金。’有一人徙之,輒予五十金,以明不欺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立身: 處世、為人。 《孝經·開宗明義》:“立身行道,揚名於后世,以顯父母,孝之終也。”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“且夫孝始於事親,中於事君,終於立身。”《周書·李和傳》:“ 宇文慶和 ,智略明贍,立身恭謹,累經委任,每稱吾意。” 唐 寒山 《詩》之一○一:“立身既質直,出語無諂諛。” 魯迅 《華蓋集·論辯的魂靈》:“是處世的寶訓,立身的金箴。”
味:研究;體會。漢班固《答賓戲》:“委命供己,味道之腴。”《三國志‧蜀志‧楊戲傳》:“抗志存義,味覽典文。"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挹: 古同“揖”,作揖。
紀:古代紀年月的單位。1.十二年為一紀。《書‧畢命》:“既歷三紀,世變風移。”孔傳:“十二年曰紀。”《國語‧晉語四》:“蓄力一紀,可以遠矣。” 韋昭注:“十二年歲星一周為一紀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乖: 違背, 不協調。《玉篇‧北部》:“乖,戾也,背也。”《抱朴子‧外篇‧博喻》:“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,道乖者不以咫尺為近。” 唐韓愈《五箴‧行箴》:“行與義乖,言與法違。"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異: 不平常的;特別的。《釋名‧釋天》:“異者,異於常也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資: (1) 同“恣”。放縱。 (2) 人的才質、性情。《荀子‧性惡》:“今人言性,生而離其樸,離其資,必失而喪之。” 楊倞注:“資,材也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臨: 面對。如:臨危不懼。《詩‧小雅‧小旻》:“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。”《論語‧述而》:“必也臨事而懼,好謀而成者也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危: 特指人將死。如:病危;垂危。《聊齋志異‧耿十八》:“新城耿十八,病危篤,自知不起。"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據: 佔有;處於。《國語‧晉語一》:“今不據其安,不可謂能謀。” 韋昭注:“據,居也。”《史記‧廉頗藺相如列傳附趙奢》:“先據北山上者勝,後至者敗。”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槁: 死。《說苑‧立節》:“吾若是而生,何面目而見天下之士,遂立槁於彭山之上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崩:《玉篇‧山部》:“崩,厚也。”《穀梁傳‧隱公三年》:“厚曰崩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崖:泛指事物的邊際;範圍。《莊子‧山木》:“君其涉於江而又浮於海,望之而不見其崖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峯: 最高處:登峯造極。峯年(自然界中某種活動達到高峰的年度)。
杪:微小;細微。《方言》卷二:“杪,小也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復: 連詞。表示並列關係。相當於“又”、“與”。宋尤袤《淮民謠》:“流離重流離,忍凍復忍饑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詎: 不料;哪知。《集韻‧御韻》:“詎,《字林》:‘未知詞也。’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若:用於他稱。相當於“其”、“他的”。《論衡‧實知》:“孔子生,不知其父,若母匿之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與: 相比。《墨子‧經下》:“一法者之相與也盡類。”高亨校詮:“凡一法所出者,其相比也,皆類似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假: 憑藉。《國語‧晉語一》:“無必假手於武王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稱: 頌揚。《論語‧憲問》:“驥不稱其力,稱其德也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末: 事物次要的、非根本的一面。如:捨本逐末。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緘:包封;包藏。《廣韻‧咸韻》:“緘,緘封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圖: 摹擬;模仿。《水經注》:“命鑄銅以圖其像。”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要: 符合。《禮記‧樂記》:“行其綴兆,要其節奏,行列得正焉,進退得齊焉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題: 《廣韻‧齊韻》:“題,書題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勒: 書寫。唐長孫無忌《進律疏義表》:“鴻名勒於青史。”
刊刻。如:勒石;勒碑。《玉篇‧力部》:“勒,刻也。”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方:準則。漢馬融《長笛賦》:“取予時適,去就有方。”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幅: 限度。《左傳‧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夫民,生厚而用利,於是乎正德以幅之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氂: 又與釐通。《前漢·律歷志》不失豪氂。《註》孟康曰:十豪爲氂。
風:風俗。《古今韻會舉要‧東韻》:“風,風俗也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工: 技巧。 唐李白《訪道安陵遇蓋還為余造真錄臨別留贈》:"為我草真籙,天人慚妙工。"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用:使用。《孫子‧軍爭》:“故善用兵者,避其銳氣,擊其惰歸,此治氣者也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合:符合,不違背。《論衡‧自然》:“不合自然,故其義疑,未可從也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感:感受。《素問‧至真要大論》:“所謂感邪而生病也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惠:順也。晉王羲之《蘭亭集序》:“天朗氣清,惠風和暢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知: 知覺;感覺。《荀子‧王制》:“草木有生而無知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潤:滋潤。唐杜甫《春夜喜雨》:“隨風潛入夜,潤物細無聲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遽: 匆忙;窘迫。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留:留滯。《龍龕手鑑‧田部》:“留,徐也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勢:形勢。《玉篇‧力部》:“勢,形勢也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屈:屈從。《左傳‧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直而不倨,曲而不屈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怠:疲倦。宋玉《高唐賦》:“昔者,先王嘗遊高唐,怠而晝寢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志:心情。《左傳‧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是故審則宜類,以制六志。”杜預注:“為禮以制好惡喜怒哀樂六志,使不過節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適:美好。《廣雅‧釋詁一》:“適,善也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繁:《小爾雅‧廣詁》:“繁,多也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濫:質量低劣。《資治通鑑‧唐則天后聖曆元年》:“金銀器皆行濫,非真物。”胡三省注:“濫,惡也。... 濫者,惡之極者也。”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手: 手法。唐張彥遠《法書要錄》卷一引後漢趙壹《非草書》:“心有疏密,手有巧拙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勢:力量;威力。《集韻‧祭韻》“勢,威力也。”《字彙‧力部》:“勢,勢力;威勢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習:瞭解;熟悉。《戰國策‧秦策五》:“嘗無師傅所教學,不習於誦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乍:相當於“或者”。秦李斯《用筆法》:“或卷或舒,乍輕乍重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瑞:吉祥。《古今韻會舉要‧寘韻》:“瑞,祥瑞也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與:給予。《老子》第六十三章:“將欲奪之,必固與之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翰:書信。如:書翰;文翰;辭翰;劄翰。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道:道德;道義。《左傳‧桓公六年》:“所謂道,忠於民而信於神也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頓:捨棄;廢棄。《後漢書‧劉、趙、淳于、江、劉、周、趙傳序》:“田廬取其荒頓者曰:‘吾少時所理,意所戀也。’”李賢注:“頓猶廢也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虧:違背。《呂氏春秋‧察今》:“其時已與先王之法虧矣。” (中央研究院 搜詞尋字)
同學: 同師受業。《莊子.知北遊》:「妸荷甘與神農,同學於老龍吉。」《中華民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